关键词: 教师资格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点击进群:“全国”教师资格交流群(群内定期分享资格证资料、发布考试新信息)
距离改革才过了几年,教师资格证飞速成为了大学中与四六级、国二平齐的考证书之一。
很多同学不能理解,到底拿个教师资格证能有什么用?
为什么近人们都在传,说今明两年一定要拿到教师资格证?
那就须从2018年国务院新颁布的各项政策来说说了。
2018年以来,诸如“教育规范严令”要求培训机构教师须具有教师资格证、修订《教师法》、部署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和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让乡村教师住有所居等等,诸多涉及老师的政策集中释放。
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下,教师、泛领域教师(早教、职业教育各类培训师)一定会成为未来火热的职业。
校外培训机构教师须具有教资证
8月2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其中着重提出了:所有从教人员须拥有教师资格证,所有雇佣教师机构须给予教师依法的权利和保障!
▼
而在9月13日则正式要求2018年底全面完成校外培训机构教师须具有教师资格证,否则培训机构将不得聘用。
▼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私立、公立、补习班、家教、线上教师,甚至去当一个培训师(任何行业的培训师),没教师证,只能下岗!
规范教育资质,规范教师从业资质,这就意味着未来,教育机构的成本降大幅上涨。这对于现在市面上的黑教育机构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事,但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个再好不过的消息。
意味着未来老师将成为薪资高的一批人。未来我们的孩子也将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教师法》正在修订
早在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党中央名义专门印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其中,“研究修订教师法”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
8月31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透露,教育部在推动《教师法》法律修订,将尽快完成。
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
教师的待遇问题一直是社会舆论关切的焦点。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同样对教师的待遇问题作出了规定。
意见指出,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师倾斜。
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同样对教师待遇问题作出规定。
该意见要求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实现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使教师能够安心在岗从教。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问题。
让乡村教师住有所居
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基础而关键的一环,乡村教师的保障也同样值得关注。
在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心乡村教师生活。认真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努力惠及更多乡村教师。
此外,意见还提出,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让乡村教师住有所居。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青年教师倾斜,优化乡村青年教师发展环境,加快乡村青年教师成长步伐。
“免费师范生”编“公费师范生”
今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将“免费师范生”改称为“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并根据教师教育发展以及财力状况,适时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标准。
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则进一步规定,国家公费师范生享受免缴学费、住宿费和补助生活费政策,通过双向选择等方式切实为每位毕业的公费师范生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
2018年计划招募1800名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支教
除了公费师范生,“银龄讲学计划”也值得关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实施银龄讲学计划,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
那么,将有多少退休老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
在教育部8月31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计划招募1800名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支教,到2020年将招募1万名。
2025年教资上岸大本营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
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手机登录下载
长按识别,即可下载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