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特岗教师 2025
一、单选题
1.()对于“课程”的定义主要是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基本相似。
A.孔子 B.朱熹 C.王夫之 D.曾国藩
2.下列有关教学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A.“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量力性原则
B.“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启发性原则
C.“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因材施教原则
D.“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有的人在做决定时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这是思维缺乏()的表现。
A.敏捷性 B.独立性 C.批判性 D.深刻性
4.要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必须先培养学生的()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二、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增强师生之间心理相容性的措施的是()
A.多接触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B.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性影响,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
C.遵循教育规律,多采取讨论、启发等教学方法
D.为人师表,以人格力量感化学生
E.虚心向学生学习
2.老师在运用榜样示范法进行德育的时候,要遵循的要求有()
A.选好学习的榜样 B.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C.狠抓落实 D.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
E.引导学生提高修养
3.下列属于情绪状态中应激的是()
A.某人失去亲人后长时间心情处于郁闷状态
B.正常行驶的汽车意外地遇到故障时紧急刹车
C.战士排除定时炸弹时紧张而又小心的行为
D.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狂喜万分
4.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表现在()
A.水平高低的差异 B.表现早晚的差异
C.智力类型的差异 D.种族差异
E.性别的差异
5.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应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
A.学会共享 B.学会做人
C.学会学习 D.学会生存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B【解析】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这里的课程已含有学习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序之义,与我们现在许多人对课程的理解有相似之处。
2.D【解析】“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意为:我们在致知上下功夫,只是随着各人所能达到的程度去做。这体现的是量力施教的教育思想。A项正确。“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的意思是教导他却不肯接受,即使强行告诉他也没有任何益处。这说明教师要注重启发诱导而不是单纯灌输知识。B项正确。“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的意思是:(天之道,犹如高明的射手拉弓射箭一样)弓弦拉高了就往下压低点,弓弦拉低了就往上举高点;多出来的时候,就要加以减损,不足的时候,就要加以补充。“损有余而补不足”实际上是一种因材施教。C项正确。“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说明要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这体现的是巩固性原则。D项错误。
3.B【解析】不能独立地思考问题,人云亦云,这是思维缺乏独立性的表现。
4.A【解析】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制。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必须先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
5.A【解析】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四个方面,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
二、多选题
1.ACD【解析】要增强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性,提高教学效果,应该着重在三个方面努力:(1)多接触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2)遵循教育规律,多采取讨论、启发等教学方法;(3)为人师表,以人格力量感化学生。B项是为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对教师提出的要求,E项是为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2.ABCDE【解析】运用榜样示范法的要求有:(1)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狠抓落实,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BC【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A项属于心境,D项属于激情,只有B、C两项符合应激的定义。
4.ABC【解析】智力的个体差异包括: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5.BCD【解析】新课程倡导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2025年特岗教师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手机登录下载
长按识别,即可下载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安识别添加
获取1对 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